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弱视> 幼儿颅压增高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幼儿颅内高压可以考虑头颅超声波检查、脑电图、磁共振成像、脑脊液穿刺引流、甘露醇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减压。
1.头颅超声波检查
头颅超声波检查通常采用经皮无创技术,在门诊完成,无需特殊准备。此检查能提供关于婴幼儿头部结构的信息,有助于评估颅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及程度。
2.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通过记录大脑活动来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放电。此方法可辅助诊断由颅内高压引起的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系统紊乱。
3.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需要平卧于专用床上,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图像采集设备对患者进行全面扫描。MRI能够清晰显示颅内肿瘤、水肿等情况,为准确判断颅内压增高原因提供依据。
4.脑脊液穿刺引流
脑脊液穿刺引流是在局部麻醉下将一根细针插入椎管中抽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此操作旨在缓解因脑积水等原因导致的颅内压力增高。
5.甘露醇注射
甘露醇注射是静脉给予高渗溶液以快速降低颅内压力的一种治疗方法。甘露醇可通过增加血容量并随后引起短暂性脑血管扩张而发挥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和水肿加重。
除上述措施外,患儿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剧头痛等症状。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蒸蛋羹、小米粥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3-12-29 09:22

举报

医生回答(1)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幼儿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1.头痛:头痛是颅内高压的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80~90%,初时较轻,以后加重,并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时加重是其特点,头痛与病变部位常不相关,多在前额及双颞,后颅窝占位性病变的头痛可位于后枕部。急性颅内压增高者,由于脑室系统产生急性梗阻,所以头痛极为剧烈,肿瘤内出血,可产生突发而剧烈的头痛。
  2.呕吐:呕吐不如头痛常见,但可能成为慢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唯一的主诉。其典型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与饮食关系不大而与头痛剧烈程度有关。位于后颅窝及第四脑室的病变较易引起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最客观的重要体征,发生率约为60~70%。虽然有典型的眼底所见,但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只有一过性视力模糊,色觉异常,或有短暂的视力丧失。这些视觉症状只持续数秒,少数可达30秒左右,称为弱视发作。弱视发作常见于慢性颅内压的增高晚期,常与头痛程度平行。如果弱视发作频繁时提示颅内压的增高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视力永久性丧失。 "

2014-10-09 08: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呕吐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尚属难治之证。因此,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进食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