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食补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食物并不能直接用于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红肉、绿叶蔬菜、坚果、豆制品、发酵食品等来辅助改善症状。
1.红肉
红肉中含有铁元素,可以补充溶血性贫血患者因长期失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但是红肉中可能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摄入可能导致血脂升高、体重增加等问题。
2.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一次性大量摄入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等不适症状。
3.坚果
部分坚果如核桃、杏仁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有助于改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坚果热量较高,因此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导致肥胖或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4.豆制品
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对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达到缓解溶血性贫血的目的。但肾病患者、痛风患者不建议食用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属于高嘌呤食物,容易加重病情。
5.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中含有的乳酸菌对人体有益,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溶血性贫血的恢复。但对乳糖不耐受者而言,大量摄入发酵食品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饮食调整是溶血性贫血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如蚕豆及其制品,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的营养供应。

2024-02-23 03:48

举报

医生回答(1)

许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对于这样的贫血的情况考虑需要就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的药物没有影响的

2014-10-11 14: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