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整形美容> 美容> 胶原蛋白> 鱼精蛋白作用

精选回答(1)

杨猛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肤美容(痤疮、黄褐斑、疤痕、妊娠纹)、过敏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尿路感染、尖锐湿疣等。

提问

鱼精蛋白是一种从鱼类精液中提取的蛋白质,具有解毒、止血、降低出血倾向的作用,可用于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鱼精蛋白时需谨慎,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1.解毒
鱼精蛋白能与游离钙离子结合,从而中和血液中的钙离子,减少其对机体的毒性影响。 通过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来减轻中毒症状,如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
2.止血
鱼精蛋白可以与体内的肝素结合,使其失去抗凝活性,导致凝血过程加速,有助于止血。 主要用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或手术后出血。可通过注射给药,在使用时需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3.降低出血倾向
鱼精蛋白能够竞争性地抑制肝素与其辅因子的结合,使肝素不能发挥抗凝作用,进而降低出血倾向。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但不需要立即止血的患者有益。用量依医嘱而定,通常稀释后缓慢滴注。
4.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鱼精蛋白可逆性地与体内肝素结合,解除其对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 适用于因长期使用肝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按医嘱调整剂量进行治疗。
5.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鱼精蛋白可以与体内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结合,使其失去抗凝活性,避免了深静脉内血栓的形成。 本品可用于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开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鱼精蛋白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建议在使用前进行皮肤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此外,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鱼精蛋白,以免加重出血情况。

2024-03-10 17:10

举报

医生回答(1)

木荟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鱼精蛋白发现于1870年,到1940~1960年间,正式用作抗菌剂的研究才盛行起来。鱼精蛋白在分子组成上,与胶原蛋白没有根本性不同,都是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组成。近两年来成为新兴的美容产品,也被制成医用注射液,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且无其他药品可替代。

2014-10-13 10: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张晓梅 主治医师

提问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

何晋龙 副主任医师

提问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

徐怀河 主治医师

提问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