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溶血性黄疸的预防
补充说明:溶血性黄疸的预防
a******W 2014-10-14 16:39
溶血性黄疸 黄疸 溶血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溶血性黄疸的预防包括避免使用氧化剂药物、保持皮肤及黏膜完整性、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已知诱发溶血因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1.避免使用氧化剂药物
避免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以减少红细胞破坏,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溶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必要且无明显益处的药物,以减少潜在风险。
2.保持皮肤及黏膜完整性
保持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有助于防止外源性溶血,因为它们能防止外来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定期检查并处理可能导致损伤的物理因素如粗糙内衣、紧身衣物等。
3.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可降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风险,从而减少溶血发生的概率。采取常规卫生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区域。
4.避免接触已知诱发溶血因素
避免接触已知诱发溶血的因素可以帮助减少红细胞破坏,进而预防溶血性黄疸的发生。了解个人可能存在的溶血诱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如日光过敏者需做好防晒。
5.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通过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可以识别携带溶血相关基因突变的个体,并指导生育健康婴儿。对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检测和专业指导,确保优生优育。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4-03-11 02:1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溶血性黄疽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蚕豆病、蛇毒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引起的溶血。肝细胞性黄疽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胆汁淤积性黄疽常见于肝内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肿瘤、蛔虫及炎症水肿。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溶血等。上腹剧痛:胆道结石、肝脓肿、胆道蛔虫病。持续右上腹胀痛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癌等。肝肿大: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阻塞。胆囊肿大:见于胆总管癌、胰头癌、壶腹癌。脾肿大:见于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败血症、淋巴瘤、溶血性贫血等。消化道出血: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等。腹水:常见于肝硬化、肝癌等。
2014-10-14 16:3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