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右侧内囊腔隙性脑梗塞
补充说明:右侧内囊腔隙性脑梗塞
a******W 2014-10-17 12: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头颅MRI检查以确认诊断。
右侧内囊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供应内囊区域的穿通动脉闭塞所致,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以及性质,从而帮助确定诊断。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水平,预防病情进展。
针对内囊腔隙性脑梗塞,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并遵循医嘱接受治疗与康复训练。
2024-01-20 01:1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脑动脉的深度穿支或其分肢动脉闭塞引起腔隙性脑梗塞.最好住院治疗。本病的治疗,基本上同脑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压不能过快过低。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大多数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预后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部分病人可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应当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容易多次复发。
2014-10-17 12: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腔隙性脑梗死(IacunarinfarCTion)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多发人群:成年人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