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原发血小板增多
补充说明:原发血小板增多
a******W 2014-10-17 20:26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增生性疾病 出血倾向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通过骨髓抑制剂、血小板单采清除、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抗凝治疗、降细胞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治疗反应和副作用。
1.骨髓抑制剂
骨髓抑制剂通过干扰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过程来减少白血病细胞数量。通常静脉注射给药。这类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导致其凋亡,同时对正常造血细胞影响较小。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血小板单采清除
血小板单采清除是将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出来,然后输回红细胞和其他成分。此操作由专业医疗人员在无菌条件下执行。该方法迅速降低血小板计数,主要用于预防脑血管事件发生。适合用于防止急性发作时血栓形成。
3.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通过阻断血小板活化途径发挥作用。口服给药。这些药物可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出血风险。适用于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但不适合接受降细胞治疗的患者。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阻止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该策略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心肌梗死。不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
5.降细胞治疗
降细胞治疗采用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降低巨核细胞产生,进而控制血小板数值。该方法长期应用可能带来贫血、乏力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象变化。
在接受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12 18:3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 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2014-10-17 20:2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