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无力> 怎样治肌无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肌无力可以考虑抗胆碱酯酶药物、皮质类固醇治疗、免疫调节剂、血浆置换、胸腺切除术等方法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抗胆碱酯酶药物
抗胆碱酯酶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分解,增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递,缓解肌无力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新斯的明、安贝氯铵等。这类药物能改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量不足引起的重症肌无力症状。上述提到的药物能够延长神经冲动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时间,增加神经递质对骨骼肌的作用效果,从而减轻肌无力现象。
2.皮质类固醇治疗
皮质类固醇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或甲泼尼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调整剂量和疗程。皮质类固醇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的自身抗体攻击神经肌肉连接器。该措施适合于多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但长期使用需警惕副作用。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具体用法及剂量依医嘱而定。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降低针对神经肌肉接头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适用于治疗肌无力合并有免疫紊乱的病例。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来,去除其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后,再将其回输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需要多次循环操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此方法可以直接清除血液中的致病性免疫球蛋白,减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免疫沉积物负荷,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对于存在免疫介导机制的肌无力患者有益。
5.胸腺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由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执行,旨在移除异常活跃的胸腺组织。胸腺是免疫器官之一,某些类型的重症肌无力与其功能异常有关。切除病变胸腺有助于恢复正常免疫状态,减轻或消除肌无力症状。
在治疗肌无力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

2024-02-26 06:49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根据你叙述的情况建议你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经云:痿症独取阳明为主,也就是足阴明胃经,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而脾胃相表里,应以温补脾胃为主,可先用补阳还五汤,黄芪用量要大。体现独取阳明的思想。祝早日康复

2014-10-18 10: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无力

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 症状起因: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性疾病,胸腺是激活和维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某些遗传及环境因素也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外因—环境因素 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2)内因—遗传 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3)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 可能疾病: 乳腺炎 五更泄 寒湿泄泻 小儿食积 时行感冒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保健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