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火大的表现
补充说明:胃火大的表现
a******W 2014-10-18 22: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火大可能表现为口臭、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口臭
胃火旺盛时,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食物滞留在胃肠中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出现口臭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口腔异味,严重程度不一,可能伴有口苦、口干等症状。
2.口干舌燥
由于胃火炽盛,耗伤津液,导致体内津液不足,不能滋润口腔和舌头,进而引发口干舌燥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口腔干燥,需要频繁饮水来缓解不适感。
3.牙龈肿痛
当胃火上攻于牙龈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疼痛。牙龈肿痛通常局限于牙齿周围,有时可伴随出血。
4.大便干结
因为胃火亢盛,灼烧津液,使肠道失去濡润,导致大便干结难解。排便时可能会有肛门疼痛或需要用手指协助排出的情况。
5.小便短赤
胃火上犯膀胱,热邪壅盛则会出现尿色黄赤、量少而频数等现象。小便颜色呈深黄色,且排尿时感觉灼热、急迫。
针对胃火大的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中药调理如清胃泻火类药物,如牛黄上清片、龙胆泻肝丸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改善胃火大的情况。
2024-02-28 06:0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胃阴虚证: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常用补阴药有:北沙参、南沙参、麦冬。胃热炽盛证: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口臭,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常用清热泻火药有:石膏、知母。必须辨明病因,确定病证才能治疗。切勿擅自用药。可适当食疗,建议多吃常说的“去火”的果蔬。
2014-10-18 22:05
举报向医生提问
中医学名词。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证名。胃火炽盛之证。证见烦热、口渴、牙疼、牙龈肿烂、牙宣出血、颐肿、面赤等。《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火,胃火牙疼,颐肿,清胃散”。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连花清瘟胶囊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金振口服液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符合痰热咳嗽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吐黄痰、咳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等。
清开灵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