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胃癌> 胃蛋白酶原高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胃蛋白酶原高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损伤,进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分泌。这会导致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2.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时,由于胃黏膜存在炎症,可引起胃酸分泌减少,胃蛋白酶原合成增多,从而出现胃蛋白酶原升高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3.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减少,但腺体组织仍存在,此时为了补偿减少的细胞数量,腺体可能会增生,从而增加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分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需针对不同病因,如自身免疫性原因可能需要激素替代治疗,而幽门螺杆菌则需抗生素联合治疗。
4.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导致局部出血,血液进入胃部后会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以帮助消化血液中的蛋白质。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酸药和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5.胃癌
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受到肿瘤侵犯和破坏,导致胃蛋白酶原的合成和释放异常增高。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建议定期复查胃蛋白酶原水平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及戒烟限酒,以减轻胃部负担。

2024-02-16 14:16

举报

医生回答(1)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胃蛋白酶原高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胃蛋白酶原PG临床意义:  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2014-10-19 23: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蛋白酶

胃液中含PP和胃亚蛋白酶,两者活性比为4∶1,均由胃主细胞分泌,都是由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转变而来。PG依其电泳迁移率分为2组,称为PGⅠ和PGⅡ,均可释放入血,仅PGⅠ从尿中排出。PG在酸性胃液中具活性,pH大于5时失活。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