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息肉起因
补充说明:胃息肉起因
a******W 2014-10-20 23: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息肉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遗传易感性、酗酒或肥胖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病情。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和黏膜损伤,增加胃癌风险。根除幽门螺菌感染后,可以减少胃息肉的发生率。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促进胃息肉形成。停用相关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中的胃息肉患者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使个体更容易患上胃息肉。针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进行内镜检查以监测病变发展。
4.酗酒
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可能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出现息肉。戒酒是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胃息肉的关键措施。对于已经存在的胃息肉,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5.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可能会压迫胃部,影响其正常功能,从而诱发胃息肉。减轻体重可通过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来实现,有助于缓解症状并改善预后。
胃息肉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块,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15 20:4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胃息肉起因,胃息肉主要与遗传和基因的关系比较大,有些人就是胃肠道喜欢长息肉,与饮食的关系不大
建议不要再做手术,没有必要完全切除,但建议每年要做一次胃镜,多发性胃息肉的患者得胃癌的概率要比别人高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014-10-20 23:14
举报向医生提问
聚甲酚磺醛栓
1.妇科:用于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真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 2.外科与皮肤科:用于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3.口腔科:用于口腔粘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轻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胃复春片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证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保妇康栓
主治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时有阴部瘙痒;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见上述证候者。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