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是感染得的,这个病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症,复发率是很高的,吸烟喝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以建议患者最好能避免这些嗜好。

2014-10-23 10:57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原因有关。

1、免疫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

2、遗传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子女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率会比较高。

3、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受到病毒的感染,也可能会诱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上述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多注意休息,以免加重病情。

2014-10-23 10: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本病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以内或是6个月以上可将本病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在发病年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预后方面都有所不同。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