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怎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精选回答(2)

孙伟 医师 成都保髋股骨头医院

擅长:主要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有深入研究和较深造诣,

提问

针对你目前的病情情况,建议尽早去正规骨科医院或专业医院进行系统化的治疗,抓住股骨头坏死的根源,针对性的解决供血不足,使患者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改善髋关节功能,保髋治痛。

2018-10-06 10:43

举报

叶乐 主治医师 上海仁济医院 三甲

擅长: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肌肉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

提问

您好,股骨头坏死是血液循环障碍,血管不通导致的骨细胞坏死,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建议保守治疗,可以口服药物,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首选药是通络生骨胶囊,从根本上改善股骨头缺血的情况,促进新骨的再生。生活中注意保护股骨头,避免负重,外伤等。饮食方面需要戒酒,避免服用激素类药物。

2017-04-11 16:34

举报

医生回答(3)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可能包括戒酒、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阿仑膦酸钠、降脂药物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戒酒
酒精对肝脏造成损伤后,会导致体内雌雄激素失衡,间接影响到股骨头血管收缩,加重病情。因为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2.非甾体抗炎药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起到止痛的效果。
3.糖皮质激素
遵医嘱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方式给予龙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能有效抑制免疫应答,减轻组织水肿及发炎反应,有助于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引起的不适症状。
4.阿仑膦酸钠
阿仑膦酸钠适用于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因此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此药物可增强骨密度并减缓骨质流失速度,在服用期间需注意监测肾功能及可能发生的下颌管受累情况。
5.降脂药物
如果血脂水平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控制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动脉硬化又可能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坏死。使用降脂药物有助于稳定斑块,改善血液循环。
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饮食上宜选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以促进钙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

2024-03-12 09:22

举报

吕兵 主治医师 南京股骨髋骨科医院

擅长:主治激素型、酒精型、创伤型股骨头坏死等各类型股骨头坏死,擅长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诊疗。

提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期熬夜,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避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炸鸡、动物内脏等。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延缓疾病的发展。

3、物理治疗

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冲击波、高压氧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通过髓芯减压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病情。

5、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9-05-09 14:56

举报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学中活血化瘀的方法很多,其中既有内治法又有外治法。内治法主要指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活血化瘀中药是指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而使血行通畅的药物,如丹参、川芎、红花等等,现代药理研究它们普遍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指标的功能,使用这些药物后可使血液粘滞度降低,血流顺畅,代谢废物及时清除,缺氧状态得以矫正,由骨内压升高而起的疼痛等症状减轻,这完全符合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

2014-10-23 11: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