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养生> 溺水> 预防抽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预防抽筋可通过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的电解质平衡、规律的运动训练、肌肉放松练习、定期体检与评估等措施来实现。
1.充足的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水平衡和血液循环,减少因脱水引起的肌肉痉挛。每日至少需饮用8杯水,特别是在高温或度活动后。
2.适当的电解质平衡
适当的电解质平衡对于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或过多都可能导致抽筋。可通过食物摄取或补充剂来保持体内钠、钾等离子的稳定。
3.规律的运动训练
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力和耐力,降低抽筋风险。建议进行渐进增加强度的锻炼计划,并注意休息恢复。
4.肌肉放松练习
肌肉放松练习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僵硬的肌肉,减少痉挛发生机会。每天可进行拉伸、瑜伽等活动,在运动前后及日常间隙中进行。
5.定期体检与评估
定期体检可发现潜在的电解质异常或其他健康问题,及时处理可降低抽筋概率。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者。
如果频繁发作肌肉痉挛且通过简单措施无法改善,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2024-01-09 08:47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食物准备不能少:首先应增加体内热量,以适应游泳时的冷水刺激。可吃些肉类、鸡蛋、蛋白质,还应适当吃些甜食。其次是增加钠、钙、磷的补充。这几种元素 对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夏天出汗多,抽筋者还应注意补充淡盐水和维生素B1。同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疲劳或饥饿时不宜游泳。

2014-10-23 16: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抽搐 (抽筋)

抽筋是抽搐的俗称,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当管理肌肉运动的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即抽筋。

  • 症状起因: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这属全身性的,还有局部性的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 可能疾病: 慢惊风 痰饮 红蝴蝶疮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肝风内动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