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睡觉多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植物神经调节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旨在改善身体状态。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不适反应;从而缓解多汗现象。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开具相应方剂,患者需按医嘱服用一段时间。传统医学认为脾虚湿盛是引起夜间盗汗的原因之一,通过补脾胃可辅助改善上述状况。
3.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可用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内脏器官活动和血管收缩等生理过程,失调可能导致异常出汗。使用此类药物可以帮助稳定神经系统功能。
4.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能够减轻由精神压力引起的睡眠时多汗。这类药物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减少不自主的副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导致的出汗。
5.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如舍曲林片、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可通过影响大脑化学物质平衡来改善情绪状态。某些类型的抑郁症伴随失眠或潮热,使用此药可能有助于改善相关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并获得适当的指导。

2024-01-27 10:25

举报

医生回答(1)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 油炸的,上火的辛辣的,凉的,不能吃,不能熬夜,少上网.服药后如无明显效果或加重建议就诊,注意饮食起居.

2014-10-23 16: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盗汗 (寝汗)

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 症状起因: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 可能疾病: 艾滋病导致的肺结核 虚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