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医治疗
a******W 2014-10-23 19:3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艾灸疗法、穴位贴敷、拔罐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1.中药调理
患者可服用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根除治疗。上述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其对胃黏膜的刺激性,缓解不适症状。
2.艾灸疗法
选择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通过温补脾胃经气血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帮助控制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不适症状。
3.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穴、内关穴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将特制药膏贴于相应位置并保留一段时间。此方法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消灭体内的幽门螺杆菌。
4.拔罐疗法
选择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等部位作为施术点位,在专业人员操作下进行拔罐。上述步骤旨在调节脏腑功能紊乱状态,有助于控制由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相关临床表现。
此外,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2024-02-15 12:3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粪便、唾液、牙垢、呕吐物中均存在幽门螺杆菌,所以要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餐前便后洗手,特别是进食前必须洗手,这样既可以防止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也可以防止其他传染病的发生。对已查出有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并采取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014-10-23 19:3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