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表现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表现为足下垂、足内翻畸形、前足内收畸形、足底弓高弓以及足外缘皮肤增厚。这些症状可能表明骨骼发育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足下垂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由于腓神经麻痹导致小腿后侧肌肉力量减弱,无法对抗跟腱和距骨的牵拉作用,从而出现足下垂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站立时足尖指向地面,仰卧位时踝关节跖屈受限。
2.足内翻畸形
足内翻畸形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典型表现,主要是由足部骨骼发育异常引起的。当足部骨骼结构不正常时,会导致足部内侧肌力弱化,而外侧肌群则会过度紧张,进而引发足内翻畸形的现象发生。这种畸形通常发生在脚踝处,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3.前足内收畸形
前足内收畸形是由足内在肌挛缩所致,这些肌肉包括胫前肌、踇长屈肌等,它们的作用是使足趾向内旋转并保持足部稳定。当这些肌肉发生挛缩时,就会导致前足向内倾斜。这种畸形可能伴有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部问题,患者可能感到行走困难或疼痛。
4.足底弓高弓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足底韧带过紧,尤其是足底横弓和纵弓,这使得足底的张力增加,进而导致足底弓高弓。患者可能感受到足部疲劳、疼痛或难以长时间站立。
5.足外缘皮肤增厚
足外缘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足部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继而导致组织纤维化和角质层增生。患者可能注意到足外缘有硬块或茧状物形成,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针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X线检查以评估足部结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矫形鞋垫或手术矫正。患者应避免穿着过于紧密的鞋子,定期进行足部护理,如按摩和热敷,并按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2024-02-21 06:13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海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马蹄内翻足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足部肌力不平衡,内翻肌强于外翻肌,踝跖屈肌强于外翻肌.出生儿大多只有软组织的改变,随年龄的增长,而形成固定的骨关节畸形,其畸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跗骨间关节内收.2,踝关节跖屈.3,足内翻,胫骨内旋及胫后肌挛缩,年龄较大时,另有继发的跟腱,跖筋膜挛缩,足背和外侧软组织牵扯延伸,行走后进一步发生骨骼畸形,先出现跗骨排列异常,继后导致发育障碍和畸形 .

2014-10-23 21: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是临床最常见的足部畸形,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

  • 症状起因:1.遗传因素 本病常有家族史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Wynne-Pavis等报道:患者中有家族史者的比例2.9%;另外单卵孪生的发病率远比双卵孪生为高,比例为33∶3。虽然遗传是一种重要因素,但尚不能确定显性隐性或伴性基因遗传的规律。 2.胚胎因素 Bohm认为,胚胎3个月之内,足处于马蹄内翻的三个原始畸形状态,即下垂,内收和旋后(内翻)。自第4个月开始,足处于中和旋转位,跖骨轻度内收,足也开始沿长轴旋前,接近正常人足的位置。任何发育障碍都将使足保持于胚胎早期的畸形位。 3.宫内因素 胎儿在宫内体位不佳,足部受压,长时间处于足内收、后跟内翻、踝部下垂位。相应地小腿后侧和内侧的肌肉缩短,内侧关节囊增厚,使足进一步处于畸形位。 4.环境因素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本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如Duraswami注射胰岛素至发育中的鸡胚内造成马蹄内翻足畸形。有人证明在肢体发育的关键时刻,缺氧可能导致马蹄内翻足。Stewart发现,在许多来自日本的患者中,由于有蹬坐于内翻足上的习惯,发病率特别高。

  • 可能疾病: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隐性脊柱裂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