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疳积5分钟预防与助疗法
补充说明:小儿疳积5分钟预防与助疗法
a******W 2014-10-24 14: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疳积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卫生习惯、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小儿疳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症。
1、饮食调理
小儿疳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饥过饱,不要喂养过多,也不要喂养过于频繁。
2、卫生习惯
小儿疳积也可能是由于长期不注意卫生导致,因此,要注意小儿的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同时还要勤换洗衣物。
3、药物治疗
如果小儿疳积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可以遵医嘱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针灸治疗
小儿疳积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进行治疗,针灸可以对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改善小儿疳积的情况。
5、按摩
家长还可以给小儿进行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小儿疳积的情况。
如果小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09 10:3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小儿疳积的5分钟预防与助疗可以考虑合理喂养、按时进餐、定期体检、药物预防、环境干预等方法。
1.合理喂养
合理喂养旨在提供均衡营养以支持儿童生长发育,预防营养不良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按需分配三餐饮食,避免过度饱食或偏食挑食。
2.按时进餐
按时进餐有助于建立规律的胃肠功能和生物钟,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设定固定进食时间,确保每日至少三顿正餐及两次小点心。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小儿疳积。每年至少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等指标监测。
4.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通过补充或调整体内微量元素和激素水平来防止小儿疳积的发生。根据医生建议给予相应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或食欲促进药。
5.环境干预
环境干预涉及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如减少零食摄入量,优化睡眠质量,以支持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户外运动。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024-02-10 07:55
举报疳积是指小儿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烦躁啼哭、毛发干枯稀少、头大颈细肚腹大、大小便失调等症。其发病或因饮食不节、恣食甘肥生冷,或因断乳过早、喂养不当、耗伤脾胃,或因病后脏腑机能失调,小儿脾胃虚损、不能消磨水谷、积滞生热所致。
治疗此病,重点在于调补后天: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以养血、益气、健脾,促使脾胃功能改善,生化之源得以恢复。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扶正补中气之功效;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之交会,具有滋阴清热之作用;天枢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胃肠之功能;气海为生气之海,凡百病以为主,具有补益元气的作用,为全身强壮穴。
2014-10-24 14: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叶下珠片
傣医:别菲解逼,通喃补塔档细,兵沙把晕。中医: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清热利尿,明目,消积。也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等的治疗。
木香槟榔丸
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