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英文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英语表达为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是一种与视网膜变性、炎症或外伤有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增生。该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需及时治疗以防止进一步的视网膜脱落。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导致的,这些异常的血管会向玻璃体内生长并形成纤维组织,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眼部病理变化。典型症状包括眼前漂浮物、飞蚊症、视力模糊等,严重时可出现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诊断通常需要通过眼部超声波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眼底镜检査来确认。治疗可能涉及激光光凝术以封闭异常血管,对于复杂病例,玻璃体切除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头部低于心脏的位置,以减少眼球压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2-01 23:08

举报

医生回答(1)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病因不确切。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常见于过强的冷凝、电凝、外伤后、巨大视网膜裂孔、多发视网膜裂孔、长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次眼内手术、眼外伤以及眼内炎症等。

2014-10-24 23: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广泛玻璃体牵拉,广泛玻璃体收缩,广泛视网膜前牵拉,广泛视网膜周围增殖,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广泛性视网膜周围增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视网膜表面和玻璃体后面广泛纤维增殖膜收缩、牵拉而引起视网膜脱离。纤维增殖膜主要由色素上皮细胞、胶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色素上皮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增殖膜形成和收缩的主要细胞,而且可产生驱化因子,吸引纤维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增殖膜的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亦曾称为广泛玻璃体牵拉(massive vitreous retraction,MVR)、广泛视网膜前牵拉(massive preretinal retraction,MPR)、广泛视网膜周围增殖(massive preretinal proliferation,MPP)等。对PVR的认识已经过100多年的历史。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