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偏高
补充说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偏高
a******W 2014-10-26 15: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
肾素主要是由肾脏近球体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40000的羧基蛋白水解酶,它水解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I),血管紧张素I(AI)不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是它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糜酶旁路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AII),血管紧张素II(AII)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1,产生收缩血管和释放醛固酮的作用,从而升高血压。AII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升压物之一。
肾素活性高要考虑:
1.肾性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建议作立位、低钠和速尿的激发反应,肾性高血压反应正常;
2.肾血管性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建议测定分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确定是否宜于手术治疗。当侧枝循环建立,患侧/健侧的比值正常或仅轻度增高,手术效果不会好。只有比值明显增高才提示手术可以获得明显降压效果。节段导管取血测定,可了解小范围的缺血。
2014-10-26 15: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偏高可能是饮食不当、情绪激动、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平时饮食不当,经常吃高钠盐、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肾素分泌增多,从而出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高钠盐、高脂肪的食物。
2、情绪激动
如果患者在平时情绪过度激动,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出现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3、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可能与饮食不当、遗传、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心律失常、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高血压的情况。
4、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损伤并伴有炎症,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从而引起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的疾病,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肾脏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多尿、心律失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10-26 15: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盐酸咪达普利片
原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