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
补充说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
a******W 2014-10-26 15: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由遗传性血栓前状态、感染性心内膜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疗。
1.遗传性血栓前状态
遗传性血栓前状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心脏瓣膜引起的炎症,会导致心脏瓣膜上的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能脱落并引起全身性栓塞。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高浓度的IgM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这种抗体能干扰血小板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抗疟药如羟氯喹、沙利度胺等可用于治疗,需遵医嘱服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检测以及基因分析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2024-02-16 09: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发病原因
TTP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病人无诱因可寻,称为原发性。少数病人可有遗传、免疫异常、感染、妊娠或用药史等背景,如继发于药物过敏(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磺胺药、碘、苯妥英钠、氯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普鲁卡因胺、口服避孕药等);中毒(CO、染料、漆、蜂和狗咬等);感染(细菌、立克次体、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流感、单纯疱疹、Coxakie B、支原体肺炎属等);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SLE、多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妊娠后期、肿瘤化疗(丝裂霉素多见)、环孢素A,服用雌激素及孕酮、注射疫苗等。近年来报道HIV感染相关的TTP,伴有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以及轻度肾功能不全。
2014-10-26 15: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复方片仔癀软膏
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