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顽固性口腔溃疡> 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杜宏宇 主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擅长:白塞氏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唇炎、慢性咽炎、口腔白斑病、口臭、干燥症、灼口症、口角炎等

提问

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局部用药、系统用药、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顽固性口腔溃疡可能跟口腔受到细菌等致病菌的入侵有关,容易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糜烂。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小米粥、蔬菜汤等食物,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局部用药

口腔溃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能够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

3、系统用药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醋酸片、片等,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是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能够起到促进愈合的效果。

5、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来改善病情,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2017-09-15 11:25

举报

医生回答(3)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顽固性口腔溃疡可以通过口腔黏膜保护剂、局部消炎止痛药、免疫调节剂、维生素B族补充、中药外敷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口腔黏膜保护剂
选用含有甘草、黄连等成分的口腔贴片或喷雾剂,按说明书指示频次涂抹于患处。这些成分有助于缓解炎症、促进愈合,并提供即时舒适感。适用于轻至中度口腔溃疡。
2.局部消炎止痛药
可使用含氯己定、利多卡因等非处方药物制成的漱口液或凝胶,每日多次涂抹于患处。这类药物能减少细菌数量并缓解疼痛,适用于轻微至中度口腔溃疡。但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3.免疫调节剂
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转移因子胶囊、胸腺肽肠溶片等。此措施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需遵医嘱合理用药。
4.维生素B族补充
可通过口服维生素B复合制剂或单独摄入B族维生素来增加体内含量。B族维生素对皮肤及黏膜健康至关重要,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注意遵循推荐剂量以免过量。
5.中药外敷
选取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蒲公英等煎煮后取汁液冷却后外敷于患处。传统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由火热内盛所致,外敷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在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时,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溃疡愈合。

2024-03-22 21:16

举报

李文霞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口腔科

擅长: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藓、唇炎、口臭、干燥综合症、咽炎、灼口综合症、舌炎、口角炎、口腔白斑等疾病

提问

顽固性口腔溃疡我建议使用:三重免疫绿色疗法。中医独创的特色疗法,通过中医药物理治疗能够快速抑制和杀死巨细胞病毒和口腔疾病病毒,控制消除体内的致病因子和有害毒素。具有润肠通便、去火排毒、消炎止痛、抑制和杀死病菌、排毒、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及白细胞通透性等功效,能让药物充分有效的直接到达病灶,标本兼治,口腔溃疡不易复发。建议您尽早去专业的口腔黏膜科室就诊,以免耽误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针对不同病因相应的治疗形式是不一样的,这样吧,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稍后给您回电详细指导该病情的治疗,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你早日康复。

2015-05-08 11:02

举报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口腔溃疡时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溃疡性疾病,发病期患者感觉疼痛,影响进食。并且由于本病病因不明,所以不易根治,目前只能对症治疗.建议应选择清淡化湿之品,如平常多食赤小豆,绿豆,西瓜,冬瓜,薏米仁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何首乌粥,赤小豆粥;不吃牛肉,羊肉,狗肉,驴肉及姜,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之品,烟酒能助温酿热,所以应戒烟忌酒。患病期间,尤其是口腔溃疡较重时,不能吃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免损害创面,应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为宜。

2014-10-26 20: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口腔溃疡 (口疮,飞滋,口炎疮,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者需全身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