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
补充说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
a******W 2014-10-28 17:4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 抗血小板抗体 紫癜 变性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并发症可能包括血小板减少、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建议紧急就医。
1.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进而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当体内血小板数量不足以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时,就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血小板主要存在于循环系统中,当其数量减少时,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各种出血症状。
2.皮肤瘀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无法有效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和止血,轻微创伤后可导致皮下出血形成瘀斑。这些瘀斑通常出现在经常暴露于外力的部位,如小腿。
3.鼻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损,容易导致鼻腔黏膜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反复发生的鼻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鼻腔前部,可能伴有局部疼痛或灼热感。
4.牙龈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牙龈微血管破裂,引起牙龈自发性或轻触即出血。牙龈出血通常发生在咀嚼或刷牙时,严重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出血。
5.颅内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颅内出血是由于血小板显著降低导致脑实质内微血管破裂所致。颅内出血可以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并发症,建议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同时注意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出血风险。
2024-01-31 05:1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血液中存在一种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计数低下而引起紫癜;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变性、幼稚化、成熟障碍。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有关,故又称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4-10-28 17:40
举报向医生提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本病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以内或是6个月以上可将本病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在发病年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预后方面都有所不同。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脾大 血小板寿命缩短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瘀斑 大便黑色
临床检查: 脾大 血小板寿命缩短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瘀斑 大便黑色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咖啡酸片
用于外科手术时预防出血或止血,以及内科、妇产科等出血性疾病的止血。也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