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梗死> 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

精选回答(2)

周衡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神经系统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提问

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血栓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容易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高血压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高盐、高脂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一般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脑出血

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血栓

脑血栓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侧尾状核头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019-02-19 08:03

举报

许瑞卿 主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是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眩晕及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提问

这个需要注意看看是有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情况的,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平稳的,还有看下头颅CTA有无血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情况的,看看具体的情况的不需要支架治疗的话一般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稳定斑块治疗的

2018-08-02 21:16

举报

医生回答(2)

欧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

2014-10-28 20:11

举报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此病多由于持续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阻塞所致.梗死部位多发生于脑深部核团,脑桥(和内囊后肢;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则较少发生梗死.

2014-10-28 20: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梗塞)

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通常在白天活动中急性发病,孤立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使临床表现明显,也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渐进发病,约20%的病例表现TIA样起病。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