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
补充说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
a******W 2014-10-28 20:5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栓形成 综合征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由遗传性血栓前状态、感染性心内膜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疗。
1.遗传性血栓前状态
遗传性血栓前状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心脏瓣膜引起的炎症,会导致心脏瓣膜上的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能脱落并引起全身性栓塞。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高浓度的IgM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这种抗体能干扰血小板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抗疟药如羟氯喹、沙利度胺等可用于治疗,需遵医嘱服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检测以及基因分析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2024-03-21 08:5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
2014-10-28 20: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肝爽颗粒
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