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打鼾> 睡觉打鼾时呼吸暂停怎么治疗

睡觉打鼾时呼吸暂停怎么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睡觉打鼾时呼吸暂停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睡觉打鼾时呼吸暂停怎么治疗

a******W 2014-10-29 20:51

打鼾 呼吸暂停 鼻子 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打呼噜 鼻炎 耳鼻喉科 鼻腔 口腔 减肥 睡眠 体重减轻 积聚 舌根 肌肉 睡眠障碍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睡觉打鼾伴有呼吸暂停可以尝试鼻腔持续正压通气、口腔矫正器、减肥治疗、睡眠体位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鼻腔持续正压通气
通过使用专门的设备,在夜间睡眠时保持上气道开放,通常需要定期佩戴。此方法能够提供稳定的正压空气流,改善气道阻塞,减少呼吸暂停次数。
2.口腔矫正器
通过定制的装置改变下颌位置来缓解气道狭窄,通常在夜间佩戴。矫正器有助于维持下颌在睡眠时的位置,改善气道通畅性,减少打鼾和呼吸暂停。
3.减肥治疗
通过饮食控制和增加体力活动来实现减重目标,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体重减轻可减少颈部脂肪积聚,降低呼吸暂停风险;长期坚持有益效果。
4.睡眠体位调整
睡前采取侧卧位而非仰卧位,可通过枕头高度调节。侧卧位能减少舌根后坠引起的气道塌陷,改善通气状况。
5.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组胺药、肌肉松弛剂等,并按时服用。这些药物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打鼾及呼吸暂停现象。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要注意避免酒精和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摄入,因为它们会加重打鼾和呼吸暂停的问题。建议定期进行睡眠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睡眠障碍。

2024-03-23 12:25

举报

医生回答(1)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根据孩子的情况,考虑是鼻炎导致闭塞,所以张口呼吸,最好到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2014-10-29 20: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秒或不足20秒但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组的异常呼吸现象。按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呼吸暂停又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及混合性三种类型。约25%的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

  • 症状起因:1,上呼吸道狭窄或者堵塞上呼吸道的任何解剖部位的狭窄或者堵塞,都可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解剖学方面来看,喉上方有3个地方容易发生狭窄和阻塞,即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以及舌根部。临床所见,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腔肿瘤,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者狭窄,鼻咽肿瘤,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肌瘫痪,舌体肥大,颌骨畸形,喉咙软骨软化等等情况,可以引起打鼾。 2,肥胖肥胖者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和咽壁有过多的脂肪沉积,容易导致气道堵塞。肥胖者肺的体积明显的减小,从而产生肥胖性肺换气不足综合症。 3,内分泌紊乱如肢端肥大引起舌体增大等等情况。 4,老年期组织松弛,肌肉张力减退,导致咽喉壁松弛,塌陷,引起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现气促,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突然停止。长期的缺氧又会导致心力衰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心律紊乱,心脏停止。心律失常是睡眠中瘁死的主要原因。缺氧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等。

  • 可能疾病: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婴儿猝死综合征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呼吸

适用药品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奥利司他胶囊

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体重超重(体重指数≥24)的患者的治疗。使用本产品,应同时配合低热低脂饮食。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