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副作用
补充说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副作用
2021-10-31 21: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咳嗽、腹泻、低血压等。
1、头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头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头痛。
2、头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导致血管扩张,引起头晕。如果患者出现头晕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引起咳嗽。如果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腹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引起腹泻。如果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2-09-13 10: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