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便秘> 便秘> 怎样缓解习惯性便秘

医生回答(3)

刘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习惯性便秘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饮食纤维增加、腹部按摩、肠道微生物调节、中药调理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纤维增加
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新鲜蔬菜水果等来提高日常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具有吸水膨胀特性,在大肠内形成柔软且易于排出的大便;长期积累可导致便秘发生。
2.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按压下腹及肚脐周围区域每日数次。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肠胃运动和血液循环,进而改善消化功能和排泄效率。
3.肠道微生物调节
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或调整饮食结构来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的肠道菌群有利于食物分解吸收以及正常蠕动传导,从而预防因菌群失调引起的便秘问题。
4.中药调理
根据体质特点选用适合的中药材如决明子、枳实等煎煮服用或者制成丸散剂型长期服用。传统中医认为多数慢性功能性便秘属于“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等证候范畴,上述药材分别能健运脾胃、疏肝理气而达到通便目的。
此外,建议患者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有助于软化大便,促进其顺畅排出。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定量排便,避免憋便,以免加重便秘症状。

2024-02-12 14:39

举报

汉森制药 医师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提问

习惯性便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饮食调理

习惯性便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要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红薯、香蕉、火龙果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另外还要多喝水,能够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也可以促进粪便排出。患者平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2、运动

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便秘的症状。

3、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建议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避免排便时间过长,在排便时尽量不要看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导致排便时间延长,从而加重便秘的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等方式无法改善习惯性便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粪便的排出,从而缓解便秘的症状。

5、心理治疗

如果患者长时间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习惯性便秘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过度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习惯性便秘的情况。如果患者习惯性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0-29 16:13

举报

孙筱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多食宣含植物纤维的食品,如青菜、水果、粗粮、豆制品等,必要时可加些琼脂,利用其吸水性,使肠的内容物膨胀而增量,从而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 。多饮水及饮料,每日清晨空腹喝水200—500毫升,特别是温凉的淡盐水,效果更佳。

2014-11-07 14: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适用药品

小麦纤维素颗粒

小麦纤维素颗粒(非比麸):本品用于便秘;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肛裂痔疮等伴发便秘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后软化大便。乳果糖口服溶液(科伦):1.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2.肝性脑病: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维生素C口服液

补充维生素C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