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青光眼>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期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IV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由于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增生性反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通常是由于衰老、高度近视、眼外伤等原因所引起,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IV期。I期:眼底出现白色沉积物,视网膜无明显损伤。II期:出现新生血管,视网膜存在浅脱离。III期: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现脱离。IV期:视网膜出现脱离。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加重病情。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11-10 21:25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茵沫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长期高眼压压迫视网膜和视盘,造成视网膜缺血,坏死.视网膜后极部可见大面积无灌注区,组织开始修复无灌注区时释放大量组织因子.V-EGF 为其中的一类是最广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其促血管生成作用已得到大量实验证实,V EGF 表达上调, 被认为是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环节.

2014-11-10 21: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广泛玻璃体牵拉,广泛玻璃体收缩,广泛视网膜前牵拉,广泛视网膜周围增殖,广泛性视网膜前收缩,广泛性视网膜周围增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视网膜表面和玻璃体后面广泛纤维增殖膜收缩、牵拉而引起视网膜脱离。纤维增殖膜主要由色素上皮细胞、胶质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色素上皮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增殖膜形成和收缩的主要细胞,而且可产生驱化因子,吸引纤维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增殖膜的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亦曾称为广泛玻璃体牵拉(massive vitreous retraction,MVR)、广泛视网膜前牵拉(massive preretinal retraction,MPR)、广泛视网膜周围增殖(massive preretinal proliferation,MPP)等。对PVR的认识已经过100多年的历史。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