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针灸晕针怎么办
补充说明:针灸晕针怎么办
2014-11-11 09: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针灸晕针可以通过立即停止针灸、喝糖水、卧床休息、深呼吸、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缓解。1、立即停止针灸患者在针灸时如果出现了晕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针灸时晕针。建议患者立即停止针灸,并注意放松心情,可适当深呼吸,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2、喝糖水针灸时出现了晕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针刺过深,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喝糖水,有助于缓解症状。3、卧床休息患者在针灸后出现晕针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卧床休息,避免走动,以免导致晕针的情况加重。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如喝小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4、深呼吸如果患者出现晕针的情况,建议及时深呼吸,通过深呼吸的方式,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5、及时就医如果患者针灸后出现晕针的情况,通过上述方式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盐酸异丙嗪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进行针灸时,需要注意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12-29 10:36
举报针灸晕针可以通过立即停止针灸、喝糖水、卧床休息、深呼吸、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缓解。
1、立即停止针灸
患者在针灸时如果出现了晕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针灸时晕针。建议患者立即停止针灸,并注意放松心情,可适当深呼吸,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喝糖水
针灸时出现了晕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针刺过深,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喝糖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3、卧床休息
患者在针灸后出现晕针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卧床休息,避免走动,以免导致晕针的情况加重。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如喝小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4、深呼吸
如果患者出现晕针的情况,建议及时深呼吸,通过深呼吸的方式,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5、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针灸后出现晕针的情况,通过上述方式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盐酸异丙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进行针灸时,需要注意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22 14:55
举报你的情况是晕针现象出现的---休克现象,疲劳乏力倦态,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虚汗出手脚麻木,伴有恶心呕吐现象,血压低的现象,发病原因为神经过度紧张,对疼痛敏感有关系,出现骤然低血压现象建议您口服黄芪生脉饮口服液,姜糖水配合治疗,屏蔽针灸治疗,
2018-08-19 10:2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针灸晕针可以尝试穴位按摩、平衡训练、心理干预、体位调整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停止治疗。
1.穴位按摩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轻柔旋转按压,如百会、内关等,持续数分钟。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晕针引起的不适感。
2.平衡训练
通过专业指导,在安静环境中进行一系列身体稳定性的练习,如单脚站立。提高患者中枢神经对姿势控制的能力,减少晕针时因视觉障碍造成的不稳感。
3.心理干预
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引导患者放松身心,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减轻紧张情绪。心理因素是晕针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晕针反应。
4.体位调整
改变患者身体姿态,例如从坐位改为卧位或抬高下肢,以改善大脑供血。体位变化影响血液回流,从而减少晕针时头晕眼花等症状的发生概率。
此外,建议晕针后平卧休息,头部偏向一侧,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活动。若晕针症状较为严重或频繁发生,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15 05:34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描述,针灸时晕针,大多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及时起针就不会有大问题的.如果还有头晕等不适,建议平躺卧床休息,适量口服糖块,多喝温开水,饮食可适当添加蛋类奶类,症状未有好转,或有其他不适,建议到医院综合诊治,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帮助!早日康复!
2014-11-11 09:3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病因: 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关于晕针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一、体质原因 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临床多见的是体质虚弱,饥饿,疲劳者易发生晕针。另外,《内经》载:“无刺大醉”、“已醉勿刺”,酒后针刺导致晕针的也有报道,如一53岁男性患者,因左肩前部疼痛3月余用针刺治疗。首次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复诊时得知病人当日中午饮酒过多,即劝其暂予休针。但患者坚持,无奈施以针术。针后不久。患者即感头目眩晕,心慌气短,腹部难受,恶心欲吐。额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气细数[1]。 其次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针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作者曾遇到一例体格强壮的病人,因落枕要求针灸治疗。刚进针颈部阿是穴,尚未作手法,患者突然浑身一阵颤抖,扑倒于地,苦笑一下,随即面如死灰,意识丧失。给予嗅氨水,重掐人中等无效。注射强心剂及艾灸百会,约昏睡十余分钟后,始恢复正常。询问病人,并无饥饿、劳累等情况,但患者系初次针刺,曾有见血晕厥史。 二、心理原因 亦为主要原因。多见于初次针灸者,由于缺乏体验,而产生恐惧、畏痛、心情紧张等情绪。有对晕针者进行人格特征测定,发现,异常人格约占二分之一。在异常人格中,以忧郁质人格患者发生晕针者最多。忧郁质人格性格内向,情感压抑,遇刺激既易兴奋,又易抑制,易发生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可能是易出现晕针的因素。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病理原因 平素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四、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针。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一般在敏感点施针,或采用特殊手法,如气至病所手法等都能诱发。在刺激的种类上,除毫针、拔罐、艾灸外,穴位注射和耳针亦可引起晕针。各种刺激对晕针症状轻重的影响似无明显差异。如一例男性胆结石症患者,行耳穴压丸治疗。当治疗到第2次(轮换到左耳时),按压耳穴施予强刺激时,病人感觉心慌、气短、上腹疼痛、恶心欲吐,伴乏力,血压下降致休克状态。立即给予硫酸阿托品1mg、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再肌肉注射升脉散4ml,1个多小时后才好转至正常。当晚,患者再次按压刺激上述穴位时,亦出现同样情况,重复使用以上治疗方法后获得缓解[2]。 五、体位原因 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但也有卧位晕针的。有统计表明,卧位晕针约占28%。临床上观察到卧位晕针的症状多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六、环境原因 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针,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就诊科室:心理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甲磺酸阿米三嗪萝巴新片
治疗老年人认知和慢性感觉神经损害的有关症状(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血管源性视觉损害和视野障碍的辅助治疗;血管源性听觉损害,眩晕和/或耳鸣的辅助治疗。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益安宁丸
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