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为什么月经稀少
补充说明:为什么月经稀少
a******W 2014-11-11 14: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月经稀少可能是由下丘脑功能紊乱、垂体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病理因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疗。
1.下丘脑功能紊乱
下丘脑是调节生殖激素分泌的关键部位,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释放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出现月经稀少的情况。针对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的月经不调,可以遵医嘱使用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2.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位于下丘脑下方,负责产生多种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若垂体受损导致这些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干扰正常的卵泡成熟和排卵过程,从而引起月经稀少。对于垂体功能减退,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补充电解质平衡剂,如氯化钠片、氯化钾颗粒等。
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特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抑制卵泡生长和排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来改善体内激素水平,促进月经来潮。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减少,反馈性地使下丘脑TRH和垂体TSH分泌增多,但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需要,此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以致TRH和TSH代偿性增高,导致下丘脑GnRH的脉冲式分泌增强,继而FSH和LH也呈脉冲式增高,形成类似早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高”状态,即高LH和高FSH,这可诱发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但不足以突破基底层,因此不会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出血,而是表现为月经量减少。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
5.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通常大于200μg/L。高水平的泌乳素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卵泡发育受阻,从而影响月经周期,出现月经稀少甚至停经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溴隐亭、卡麦角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催乳素水平并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针对月经稀少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内分泌相关检查,例如血液中的雌激素、孕激素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查,以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和卵巢状况。饮食方面,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食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内分泌稳定。
2024-01-31 21:5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向医生提问
月经稀少:正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之间。每个人的月经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