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直接胆红素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成分之一,其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在新生儿为0.34~17.1μmol/L,在成人约为0~6.8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可反映肝脏和胆道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未结合胆红素在肝脏中经过葡萄糖醛酸化形成直接胆红素,然后随胆汁排入肠道,一部分经小肠下端回肠上行重吸收,最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利用,其余的则在结肠内随粪便排出体外。若直接胆红素偏高,可能表明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偏低则通常无临床意义。针对直接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腺苷蛋氨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直接胆红素偏低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即可。
建议定期监测直接胆红素水平,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及存在肝胆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同时,注意避免酒精和药物引起的肝毒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02-18 00:42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飞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2014-11-12 15: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大便失禁 (肛门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