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
补充说明: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
a******W 2014-11-12 16:0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2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3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1].所以出现与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1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 1.2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 1.3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1.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 1.54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1.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1].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 1.7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 1.8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磺胺甲基异唑近报道过敏者较多,慎用. 1.9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 1.10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 2、驱肠虫药: 2.1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 2.2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 2.3哌嗪(驱蛔灵)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 3.1解热镇痛类: 3.1(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 3.2镇静催眠药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3.3镇痛药、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1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 3.4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 4呼吸系统用药: 4.1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 4.2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4.3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 5消化系统用药: 5.1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5.2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 5.3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 5.4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有些父母错误的认为必须每天排便而给孩子使用泻药,这样可能会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 5.5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 6抗贫血药: 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7抗变态反应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 8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 9维生素类: 9.1维生素A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1~2周可消失. 9.2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 9.3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 10外用药: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 11其它类: 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服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婴幼儿用药应注意如下事项:(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5)无病时别乱服药,俗话说“是药3分毒”.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孩子健康不利.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2014-11-12 16:0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可以通过多喝水、催吐、洗胃、药物治疗、血液透析等方式进行处理。
1、多喝水
如果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的剂量比较少,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多喝水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药物的排出。
2、催吐
如果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的剂量比较多,并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通过催吐的方式进行处理。家长可以使用压舌板、筷子按压儿童的舌根部位,从而达到催吐的效果。
3、洗胃
如果三岁儿童误食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液的剂量比较多,而且出现了腹泻、头晕、胸闷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洗胃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4、药物治疗
如果儿童的症状比较轻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
5、血液透析
如果儿童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避免儿童私自用药,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如果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11-12 16:06
举报向医生提问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