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可能包括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炎、胆管炎、胆石症以及胆道梗阻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进而引起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肝细胞损伤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胆红素不能正常转化成胆汁,进而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可通过血清转氨酶水平检测来诊断,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2.胆汁淤积性肝炎
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在肝脏中积聚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其积累并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3.胆管炎
胆管炎是胆管内壁发炎的一种疾病状态,此时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可能会出现胆汁分泌增多的情况,从而造成直接胆红素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结石的疾病,这些结石可能阻碍胆汁流动,导致胆汁滞留和胆红素浓度增加。针对胆石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胆囊或使用利胆药如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胶囊等促进胆石排出。
5.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指胆汁流出受阻,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小肠参与消化过程,继而导致胆红素逆流入血液中,使直接胆红素水平上升。对于良性胆道梗阻,可以考虑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恶性胆道梗阻则需行胆管支架植入术以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酒精。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等影像学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胆道系统的状况。

2024-03-23 09:15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直接胆红素增高1umol/L"没有任何临床意义,高的太少了,任何可以导致红细胞破坏的因素都可以使胆红素轻度升高,抽血速度过快或血标本受到震荡都可以的
直接胆红素是红肝细胞代谢后生成,经胆道系统随胆汁一起排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阻塞及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途径受阻或排泄不畅,致使胆汁淤积,肝胆管的内压逐渐升高,导致毛细胆管破裂,直接胆红素经淋巴间隙或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服用消胆胺或利胆药物治疗.
生活护理: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方便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考虑进行专科检测.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故要合理安排饮食,生活要有规律,精神要愉快,注意动静结合,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请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 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4,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014-11-12 16: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如此制造的间接胆红素称为蛋白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变成直接胆红素(饱含胆红素),而从胆道排泄。除了新生儿之外,一般人的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上的差异。此外,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红细胞受到破坏有溶血现象时,会变成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当肝细胞有异常时会引起直接型、中间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管、胆道系统阻塞时,会引起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有异常值时的处理方法配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实掌握病情,再治疗致病的原因。依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急性肝衰竭处置、血液透析、肝外胆汁淤滞紧急处置等方法。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0~3.42μmol/L 间接胆红素:1.7~13.68μmol/L  

  • 症状起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 可能疾病: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 病毒性肝炎 胆汁性肝硬化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