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湿热泄泻
补充说明:湿热泄泻
a******W 2014-11-21 19: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湿热泄泻可能是饮食不当、环境因素、脾胃虚弱、脾虚湿盛、肝胆湿热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从而引起湿热泄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可以适当食用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葛根芩连丸、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2、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湿邪入侵体内,从而引起湿热泄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脾胃虚弱
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从而引起湿热泄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以适当食用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薏仁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脾虚湿盛
脾虚湿盛主要是由于脾气虚、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盛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稀溏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湿热泄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主要是由于湿热邪气淤积于肝胆引起的病症,可能与饮食不当、情绪抑郁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胁肋灼痛胀痛、小便短赤、口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湿热泄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0-13 19:0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湿热型湿热泄泻表现为舌苔黄腻、舌质红,同时伴有腹痛、泻下急迫等症状,大便成黄褐色、味臭,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这种类型的腹泻应选服黄连素片和香连片,饮食上佐以薏仁粥。如果确定是湿热下注,那么的确不是很容易可以恢复正常的,但并不是说治不好的。。这个你要清楚。。
由于“湿”和“热 ”性质相反,二者结合形成“湿热”,在治疗时的确会相互牵绊,一般建议你可以使用清利湿热的龙胆泻肝汤加减辨证使用为好的。。一般需要坚持治疗半月以上可能有效果。。平常要注意饮食清淡禁酒"
2014-11-21 19:23
举报"你好,你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节也很重要
建议你饮食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饮食,再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忌随便生气,可以服用逍遥丸和龙胆泻肝丸治疗试试,你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节也很重要,湿热下注,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治疗宜清热利湿。
治疗也要看个人体制和环境因素的,总体来说,在北方比在南方好治点,但也不像你说的那么困难。不好治是因为湿和热是一对治疗上矛盾的因素。治湿要用热药,这就加重了病情,治热要用湿药,亦然。临床上考虑到医生的水平不一,治不到点子上确实有点难度。
"
2014-11-21 19:23
举报向医生提问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