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湿阻调理可以采取饮食调理、中药调理、拔罐、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祛湿食物摄入量,减少油腻、寒凉食品的食用频率来改善体内湿气积聚状况。此方法有助于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进而减轻因湿邪停滞所致之诸般不适。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水肿等症状会得到缓解。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依据患者体质特点配制个体化方剂,并指导其正确服用;通常持续时间依病情而定。中药可调和脏腑功能、消除湿邪并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状态。对于上述所述情形具有积极作用。
3.拔罐
拔罐是将罐子吸附于人体表面特定穴位上,利用负压作用产生局部淤血现象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5-20分钟。此疗法旨在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气来缓解由湿邪侵袭引起的多种不适感。例如,可减轻肢体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情况。
4.艾灸
艾灸是指选取特定腧穴,使用干燥后的艾叶制成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对腧穴温熨或悬起施以熏烤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能起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湿邪内盛导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问题。
针对湿阻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免加重湿邪侵袭。此外,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如冰激凌、炸鸡等,以减少湿邪产生的机会。

2024-02-17 13:45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李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湿阻之病,主要是由于外感水湿重浊之邪,内困脾胃导致升降失常、运化不健,故临床表现以湿滞重浊之象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这种情况建议看中医,具体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014-11-22 00: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湿阻

湿阻是指因环境潮湿,湿邪侵及肺卫所致。以头身困重、酸楚,纳呆、脘痞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