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肠腺瘤息肉治疗
补充说明:直肠腺瘤息肉治疗
z*********3 2014-11-22 09: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直肠腺瘤息肉的治疗可以考虑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方法。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结肠镜。
1.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医生指导下将带有电刀功能的纤维内窥镜插入肛门,找到并切除可见的息肉。此方法可直接观察并摘除息肉,防止其恶变,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在结肠镜检查时使用特制工具切除大肠内部病变组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技术能够完整地去除较大、较深且有潜在恶性风险之息肉;对于较小良性息肉亦能有效处理以免过度医疗。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通过内镜下将整个息肉连同周围部分正常黏膜一并完整剥离的方法来治疗直肠腺瘤息肉。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适合于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癌变迹象的直肠腺瘤息肉患者。
4.定期复查结肠镜
定期复查结肠镜是为了监测已切除的息肉是否复发或其他部位是否存在新的息肉。因为直肠腺瘤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新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如红烧肉、炸鸡块等,以减少肠道负担,促进伤口愈合。
2024-02-22 16:5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学者公认为癌前期病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的定期随访已被提到防治早期肠癌的高度来认识。因此,直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定期随访是防止息肉恶变的重要一环。
一般可电灼切除,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
2014-11-22 09: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肠康片
清热燥湿,理气止痛。用于湿热泄泻。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卡培他滨片
FDA批准治疗对普通疗法具有抗药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泰素帝治疗晚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