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直肠息肉> 直肠腺瘤息肉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直肠腺瘤息肉的治疗可以考虑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方法。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结肠镜。
1.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医生指导下将带有电刀功能的纤维内窥镜插入肛门,找到并切除可见的息肉。此方法可直接观察并摘除息肉,防止其恶变,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在结肠镜检查时使用特制工具切除大肠内部病变组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技术能够完整地去除较大、较深且有潜在恶性风险之息肉;对于较小良性息肉亦能有效处理以免过度医疗。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通过内镜下将整个息肉连同周围部分正常黏膜一并完整剥离的方法来治疗直肠腺瘤息肉。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适合于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癌变迹象的直肠腺瘤息肉患者。
4.定期复查结肠镜
定期复查结肠镜是为了监测已切除的息肉是否复发或其他部位是否存在新的息肉。因为直肠腺瘤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新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如红烧肉、炸鸡块等,以减少肠道负担,促进伤口愈合。

2024-02-22 16:50

举报

医生回答(1)

木荟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学者公认为癌前期病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的定期随访已被提到防治早期肠癌的高度来认识。因此,直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定期随访是防止息肉恶变的重要一环。
一般可电灼切除,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

2014-11-22 09: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