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张力障碍> 怎样治疗肌张力障碍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肌张力障碍可以通过肉毒素注射、抗胆碱酯酶药物、巴氯芬、阿片类药物、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通过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来降低肌肉过度收缩,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操作下进行。此方法旨在缓解因神经-肌肉传导异常导致的肌张力过高。具体机制是利用肉毒素阻断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信号传递,减轻痉挛状态。
2.抗胆碱酯酶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的作用,延长其作用时间,从而起到松弛肌肉的效果。适用于改善由胆碱能系统亢进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因为该病是由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所致,而抗胆碱酯酶药物能够有效地对抗这种亢进现象。
3.巴氯芬
巴氯芬是一种中枢性肌肉松弛剂,患者可口服给药,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巴氯芬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介导的突触后抑制,降低脊髓兴奋性,发挥解痉作用。因此,对于肌张力障碍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包括、等,按处方规定频率服用。这类药物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受体产生镇痛及镇静效果,间接降低肌紧张度。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肌张力障碍伴随的疼痛或不适感。
5.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在全身麻醉下将电极植入大脑特定区域,通过微小电流调节神经活动,一般需要住院完成。该手术针对特定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有效,通过精确调控大脑神经元放电模式来改善症状。对于特定类型如节律性肌张力障碍有较好效果。
建议定期评估治疗反应和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和职业疗法,以促进肌肉灵活性和功能恢复。

2024-03-09 19:43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肌张力障碍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治疗措施有药物、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外科治疗。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确定病情及时治疗。

2014-11-22 2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肌紧张不足综合征,肌张力障碍综合症)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