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畏寒> 低热畏寒

精选回答(2)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如果这种发热的情况,首先要考虑有没有结核菌的存在,结核菌的存在就是下午发热,早上还是比较好的此时得需要去专科,也就是结核病专科进行结核菌素的测定,然后再配合胸片的检查,这样才能排除,是不是被结核感染所影响的,然后你再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就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目前你就注意合理的休息,多补充温水,避免乱用退热药,查明病因,对症处理这个好的非常快

2018-04-26 07:46

举报

王婷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竭及中毒性疾病诊治有着丰富经验。擅长各种血液净化治疗。

提问

低热畏寒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炎、贫血等病理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导致体温偏低,出现畏寒的症状。建议患者适当增添衣物,也可以适当喝温热水,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病毒入侵,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低热、畏寒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机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畏寒、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4、肺炎

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畏寒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5、贫血

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等因素引起的血液疾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导致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畏寒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头晕、乏力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14 08:55

举报

医生回答(2)

邓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低热畏寒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退热药物、抗感染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身体对抗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改善低热畏寒的症状。
2.中药调理
中医师辨证施治后开具相应方剂,患者按医嘱服用。通过中药调理可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从而缓解因虚寒所致的低热畏寒。
3.退热药物
针对低热症状,医生会根据需要开具非处方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给患者使用。这些药物能够降低体温,减轻由感染引起的轻微发热及不适感。但需注意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防肝肾损害。
4.抗感染治疗
如果确定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则需遵照医师处方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抗感染治疗能有效控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减少毒素产生并辅助修复受损组织,从而缓解低热畏寒及相关并发症。
持续出现低热畏寒现象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2024-01-23 15:42

举报

李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导致持续低烧。
关键是需要查明病因,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当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2014-11-23 2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怕冷 (畏寒)

人见寒冷则感觉身体发凉,但多穿衣或在室内则不感觉冷,平素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是阳虚表现。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