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丘疹性痤疮能治好
补充说明:丘疹性痤疮能治好
a******W 2014-11-24 17: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丘疹性痤疮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局部外用药膏、口服抗生素、黄体酮类药物、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面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面奶和化妆品;此外还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皮肤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丘疹性痤疮的症状。
2.局部外用药膏
患者可遵医嘱涂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药膏进行治疗。上述药膏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丘疹性痤疮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3.口服抗生素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配合医生服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来控制感染,进而促进皮损愈合。
4.黄体酮类药物
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停用。黄体酮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片、炔诺酮片等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丘疹性痤疮的相关症状。
5.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常由专业医师操作,在门诊完成,根据不同情况可能需多次治疗。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破坏过度角化的表皮细胞及异常增生的毛囊组织,对丘疹性痤疮有较好效果。
患者要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同时注意防晒,避免日晒导致色素沉着。
2024-01-03 20:3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治疗丘疹性痤疮可以每周在脸上涂抹蜂蜜一到两次。蜂蜜具有抗菌功能,它能够消毒和治疗轻微的瑕疵。另外每天用痤疮肥皂洗两次。再配合饮食治疗,平时多食含长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治痤疮有良效。
2014-11-24 17: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了。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 痤疮与性内分泌有密切的关系,青春期以前极少发病,性功能丧失或减退的人如古代宫廷被阉割的太监不发病,性功能降低的人,如应用睾丸酮可促使胡须的生长和痤疮的发生,用促皮质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疾病时,常引起痤疮性皮疹,女性在月经前常有痤疮发作。妊娠期痤疮症状减轻等。不论男女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分泌性激素的器官在男性为睾丸及肾上腺;在女性是卵巢、胎盘及肾上腺。雄激素和雌激素在男女体内有不同比率,比率的改变可能使痤疮出现。皮脂腺的发育和皮脂的分泌也与雄性激素增加有关,其中以睾酮增加皮脂腺活动性作用最强,孕酮与肾上腺皮质中脱氢表雄酮(DHA)也参与作用,后者在初期痤疮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睾酮在皮肤中经5-α还原酶作用转化成活性更高的5-α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引起皮脂分泌增多,产生又浓又多的皮脂,不能完全排泄出去,渐渐聚积在毛囊口内,同时毛囊导管也因雄激素作用下而过度角化,毛囊壁肥厚、阻止皮脂排泄,毛囊壁上脱落的上皮细胞增多与浓稠的皮脂混合,成为干酪状物质,栓在毛囊口内形成粉刺,以后暴露在毛囊口外的顶端渐渐干燥,又经过空气的氧化作用,黑色素的沉积,尘埃的污染而变色形成黑头粉刺。毛囊中存在的痤疮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卵圆形糠疹芽孢菌,特别是痤疮棒状杆菌含有使皮脂分解的酯酶,毛囊内的皮脂被脂酶分解而产生较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的脂肪酸能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殊性炎性反应,当粉刺壁的极微的溃疡及游离脂肪酸进入附近真皮后,再加上黑头粉刺挤压附近的细胞,使它们的抗菌力下降而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引起炎症,于是病人发生丘疹,脓疱、硬节、结节及脓肿。 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与免疫有关,其患者的体液免疫中,血清IgG水平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痤疮棒状杆菌在患者体内产生抗体,循环抗体到达局部参与了早期炎症的致病过程。 关于微量元素与痤疮的关系。近期有人证明痤疮患者锌低可能会影响维生素A的利用,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铜低会削弱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等。总之,痤疮患者微量元素锌、铜、铁低下,锰升高可使体内脂肪代谢、性激素分泌受到一定影响,加上皮肤抵抗力低下,可能与痤疮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遗传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多吃动物脂肪及糖类食物,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肠障碍,精神紧张,湿热气候等因素对痤疮病人可以有不利的影响,矿物油类的接触或碘化物、溴化物及某些其他药的内服也可加剧痤疮的恶化。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