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肾上腺色腙片> 肾上腺色腙片副作用

医生回答(1)

吴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肾上腺色腙片一般指肾上腺色腙片,其副作用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精神异常、影响凝血功能、肾脏损害等。肾上腺色腙片属于一种止血药物,能够用来治疗因毛细血管损伤以及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出血,比如鼻衄、视网膜出血、咯血、胃肠道出血等。

1、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而且对肾上腺色腙片过敏,服用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甚至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药,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2、胃肠道不适

肾上腺色腙片服用后可能会刺激胃肠道,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3、精神异常

服用该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比如头晕、头痛、嗜睡等,甚至还会伴有心悸、耳鸣等不适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停药,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影响凝血功能

肾上腺色腙片能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含量减少,从而影响凝血功能,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

5、肾脏损害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色腙片,可能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2-09-16 13: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