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轻度血脂异常
补充说明:轻度血脂异常
j***i 2014-11-25 08: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轻度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轻度高脂血症。轻度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由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酗酒、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引起的。
1、饮食不当
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炸鸡、蛋糕等,容易导致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建议患者保持饮食清淡,可以适量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脂恢复正常。
2、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促进机体内脂肪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肥胖
肥胖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应避免食用炸鸡、汉堡等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
4、酗酒
长期酗酒会导致血脂异常,因为酒精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以免引起酒精性肝病,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血脂异常,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出现血脂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或者是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导致血脂异常的情况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7-10-26 17: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利眠宁等。祝你健康。
2014-11-25 08:16
举报这个一般当地医生指导下用非诺贝特片,配合辛伐他丁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比较好,同时注意多喝水,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油腻食物过多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一段时间观察看看
2014-11-25 08: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从原因上分,一类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另一类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后一类占大多数。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 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 ②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④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红斑狼疮、骨髓病等。 此外,血脂(蛋白)的测定可明显受实验室和受检者取血时状况的影响。抽血应在保持平素饮食半个月、禁食12小时后进行,前一天不饮酒和作剧烈活动;正常情况下,血脂(蛋白)水平可有增减10%的波动,实验室允许有3%-5%的变异。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时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 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人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说明脂肪代谢紊乱。肥胖人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在5.2毫摩尔/升以上的可占55.8%。男子在60岁以后,女子在50岁以后,血浆胆固醇水平都将显著升高。 患肥胖病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利用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积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当这类病人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或正常时,血浆的甘油三酯升高;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高脂血症就可好转甚至消失。同样,体重下降也能使这些病人的血浆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血脂水平的下降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可能疾病: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海洛因肾脏病 脂肪营养不良 高脂蛋白血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血液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