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孩子肛门外翻怎
补充说明:生孩子肛门外翻怎
a******W 2014-11-26 07: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生孩子后出现肛门外翻可以考虑中药熏洗、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肛门括约肌松弛矫正术、生物反馈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中药熏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荆芥、防风、黄柏、金银花等药物煎煮后进行局部熏洗。上述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炎症消退,缓解不适症状。
2.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肛门括约肌收缩能力,每日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及协调性,改善漏出状况。适用于轻度外翻引起排便控制障碍。
3.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
患者需要由专业医师操作,在影像引导下将硬化剂注入至受损区域,通常为门诊手术。该措施旨在利用硬化剂诱发组织纤维化来固定直肠壁以防其脱垂。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直肠前突。
4.肛门括约肌松弛矫正术
患者应在麻醉下接受手术,医生会使用特殊器械对过度松弛的肛门括约肌进行紧缩。此措施旨在恢复正常肛门结构和功能,从而解决漏出问题。适合严重程度较高者。
5.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技术,通过监测身体信号如肌肉活动来帮助患者学习放松技巧。疗程可能包括数周至数月不等。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盆底肌群控制力的认识并改善其功能状态。对于某些类型的漏出症有积极效果。
术后应遵循医嘱做好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同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024-01-16 22:5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小儿脱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出现在宝宝的身上,使得家长们非常的着急,像这种病症其实是小孩子身上的一种常见疾病,此病的发病率高峰为六个月到三岁岁之间。此时,做父母的就要知道疾病的治疗方法,这对于孩子疾病的治疗很重要。下面将脱肛的治疗办法介绍给大家。一、便后应及时复位。将患儿脱出物用液或温盐水洗净,俯卧于术者或父母双膝上,术者右手执清洁的卫生纸,上涂石蜡油,缓慢将脱出物推入肛门内;清洁肛周皮肤,用宽胶布固定。二、纠正造成脱肛的原发因素,治愈便秘、腹泻、痢疾、百日咳等。三、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该病的治疗办法。四、保守疗法:如果此病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此病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014-11-26 07: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肛门外翻在医学上称作脱肛(rectalprolapse),或称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男女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愈,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有所下降。
症状起因:对于脱肛的病因,目前有两种学术的观点。一种直肠粘膜脱垂说法是滑动性疝学说。另一种直肠粘膜脱垂的说法是肠套叠学说。专家介绍说,直肠粘膜脱垂的病因主要是和胃窦部炎症有关系的,胃粘膜恶性细胞浸润也可发生本病。当胃窦部炎症时,粘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粘膜和粘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粘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形成胃粘膜脱垂。一切能引起胃剧烈蠕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等均为直肠粘膜脱垂的病因。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直肠脱垂的病因的二种学术观点。其一,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病人的直肠与子宫(男性为膀胱)之间所形成的凹陷过深,当腹内的压力增加时,直肠前壁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就会向直肠壶腹部内陷,长期如此,直肠就会向肛门外脱出,形成一个起始于直肠子宫(或膀胱)的凹陷,脱出在肛门外的直肠由直肠前壁构成疝囊,这种脱出主要是直肠前壁,能形成严重的直肠脱垂。其二,肠套叠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因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之间的固定处,由于某种原因受了损伤,在腹内压力持续增加时,上部直肠与部分乙状结肠就会从这个固定处向下部直肠壶腹套叠,直到脱出肛门外,形成直肠前壁和后壁长度相等,肠腔位于中央的直肠脱垂。长期以来,对于直肠粘膜脱垂的形成机制存在着争论。有专家认为滑动性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两者基本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滑动性疝型也可以说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未影响到整圈肠壁。
就诊科室:肛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