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妇女多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植物神经调节剂、抗胆碱能药物、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运动及环境控制等方面。如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减轻多汗症的症状。具体针对女性患者时,由于其生理特点可能导致出汗增多,因此通过上述方式来缓解是合适的。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通常包含黄连、龙胆草等成分。每日分次服用。传统认为,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汗的功效。对于因体内湿气过重引起的多汗现象有较好的效果。
3.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如阿托品可用于治疗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多汗。按医嘱定时口服。这类药物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状态。对更年期潮热伴随多汗有效。
4.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立哌唑也需遵照医师指导使用。剂量及疗程依据病情而定。这类药品能够阻断乙酰胆碱受体,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适用于因胆碱能神经过度活跃导致的多汗。
5.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由专业医生操作,在特定部位注入适量药剂。一般每3-6个月需要再次注射。肉毒素通过暂时抑制神经信号传导至汗腺,减少汗液分泌。适合处理局部多汗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则不建议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减少多汗的发生。

2024-02-29 04:50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肖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真正全身性多汗症少见,即使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多汗症也主要发生在某些部位。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等。局部性多汗症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倾向。治多汗症建议药物治疗

2014-11-26 10: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多汗症 (自汗,盗汗,汗证)

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但是多汗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面部潮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推荐医生更多

田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圣贝中西医性病科

刘梅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圣贝中西医性病科

戴华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圣贝中西医性病科

李兴春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圣贝中西医性病科

李峰 副主任医师

提问

上海江城牛皮癣医院

黄国东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医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