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肠腺瘤
补充说明:直肠腺瘤
a******W 2014-11-26 10: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直肠腺瘤是一种源于直肠黏膜腺上皮的良性肿瘤,通常较小且很少引起症状,但有潜在恶变风险。
直肠腺瘤是由结肠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习惯有关。这些异常增生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导致细胞过度生长形成肿瘤。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等症状。若腺瘤较大或位置特殊,则可能出现腹痛、便秘等不适。
可通过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査、钡剂灌肠造影等方式进行诊断。其中,结肠镜检査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取组织标本送检的首选方法。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单发小腺瘤,可考虑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于多发性或较大的腺瘤,则需分次手术处理。术后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预防腺瘤的发生。
2024-02-15 00:4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直肠管状腺瘤是一种息肉,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指导意见:直肠管状腺瘤是一种息肉,有恶变的可能(转变为直肠癌),一旦发现,应该接受手术治疗。一般而言,直径大于2cm的腺瘤转化为癌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建议你尽早到专业一点的医院做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2014-11-26 10: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症状起因: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耳鼻喉、妇科、消化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
用于消化道癌症(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对皮肤组织及耳.鼻.咽喉良性肿瘤进行汽化或切割;经扩束镜输出时,可作理疗用。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