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脱肛> 肾脾虚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肾脾虚的症状表现为腹泻、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腹泻
肾脾虚时,肾脏和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可能伴随频繁便意、水样便质等。
2.乏力
肾脾虚会导致气血不足,影响脏腑功能,使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感到疲乏无力。乏力感广泛分布于全身,但以四肢最为明显,可能伴有精神倦怠的情况。
3.食欲不振
肾脾虚会造成脾胃运化失常,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堆积在体内形成湿邪,进一步损伤脾气,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食欲不振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患者可能会有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
4.面色萎黄
面色萎黄多由长期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因素导致气血亏虚所致。气血运行不畅则会阻碍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使精微物质不能上荣于面而出现面色萎黄的表现。面色萎黄主要集中在面部,可表现为皮肤无光泽、萎靡不振等情况。
5.舌淡苔白
舌淡苔白可能是由于肾脾阳气虚弱,不能够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所以会出现舌体颜色浅淡的情况。舌淡苔白通常出现在舌体中央,也可能伴随着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现象。
针对肾脾虚的症状,建议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包括中药调理,如遵医嘱使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进食温补食材,如红枣、山药等。

2024-03-06 07:44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思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建议您最好去正规医院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发展。

2014-11-26 2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虚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 可能疾病: 心脾两虚 慢脾风 脾疳 脾虚泄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