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养生> 疏肝理气> 太情志肝胃不和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太情志肝胃不和可以考虑饮食调理、情绪调节、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减轻胃肠负担,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
2.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涉及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以及认知重构方法来控制情绪反应。稳定的情绪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从而减少由情志因素导致的肝郁气滞。
3.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个体化配方,可能包含柴胡、枳壳等药物以疏肝理气;疗程及剂量依医嘱而定。传统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能导致肝失条达,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引起上述不适;服用此类药物可调和脏腑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4.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常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在特定穴位进行操作,例如足三里穴、内关穴等。针灸能够刺激经络,调节气血流通,对于舒缓情志所伤引发的肝胃不和有积极效果。
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其应对心理压力,预防因长期情志失调所致的肝胃不和。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改善病情。

2024-01-06 18:26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肝胃不和治疗建议:
1.本证系肝胃同病,气机失常,故本证治疗的关键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2.由于情志异常是本证发生的重要诱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情志护理。
3.在本证的治疗中要注意兼顾脾,但应与肝气乘脾证相鉴别。
4.若呕吐甚者,津液耗损,要注意顾护胃阴。

2014-12-02 0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呕吐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人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目前尚属难治之证。因此,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进食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