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头部大汗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头部大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剂、抗胆碱能药物、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旨在改善身体整体状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耐受性,减少出汗异常的发生频率。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体质辨识开具相应方剂,患者需遵循医嘱服用。传统中医学认为,头部多汗可能源于体内湿热积聚或气血不调,通过内服中药可调和脏腑功能、清除湿邪热毒。
3.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剂
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剂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可用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头部出汗过多。这类药物能够稳定神经递质平衡,缓解因情绪紧张等原因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而诱发的头部多汗现象。
4.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合成及释放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低汗腺分泌活动。头部多汗有时可能是由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的,使用此类药物可减轻这种病理生理变化带来的不适感觉与体征表现。
5.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通常在门诊条件下完成,医生将适量肉毒素精准注入头皮表层下,效果一般可持续3-6个月。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断了神经冲动向汗腺细胞传递,从而减少了汗液的分泌量;且仅限于目标区域发挥效应,不会引起全身副作用。
针对头部多汗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以免加重出汗的症状。建议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同时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剧出汗反应。

2024-01-12 12:36

举报

医生回答(1)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病史已悉,根据您所描述的症状,从中医角度讲主要是由于气虚所致,气失于固摄,导致的汗出,您可以进一步告知检查结果,以及服用中药的时间,以便进一步帮您诊断,祝您早日阿康复

2014-12-02 07: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汗异常 (汗疱症)

出汗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异常也不是件好事。

  • 症状起因:1.小汗腺 成人皮肤小汗腺有200~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至339个。手足掌最多,每平方厘米约有620个,大腿部最少每平方厘米只有120个。小汗腺的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主要是胆碱能纤维。实验证明,局部注射乙酸胆碱可引起小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局部注射肾上腺素也可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少量汗液。正常人汗腺分泌与温度、运动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汗液成分99%为水分,1%为固形成分,含有机物质尿素及乳酸最多;无机物质以氯化钠最多,此外有钙、镁、磷、被。汗液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类。汗的相对密度为1.001~1.006、pH为5.5+ 0.5。影响小汗腺的分泌因素有:①温度高低;②精神因素;③药物如阿司匹林;④饮食如吃辛辣食物、喝热汤;⑤疾病如患肺结核的盗汗等。 2.大汗腺 分两种排除通路,一是开口于毛囊,一是开口于皮肤。汗液成分一是水,二是固形成分包括铁质、有臭物质、有色物质如黄色、棕色、绿色、青色、红色、黑色。可在腋部形成色汗。 汗腺尚有散热降温调节体温、滋润皮肤用除药物、及代谢产物以减少肾功能负担 一、先天性遗传性 1.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无汗症。 2.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多汗症。 3.Spanlang Tappeiner综合征(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混浊综合 征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 1.多汗症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性刺激引起。 2.汗疤疹 精神因素为重要原因。 3.鼻红粒病 可能为血管舒缩神经障碍。 三、疾病引起 1.盗汗症 多见于肺结核患者夜间盗汗。 2.干燥综合征 全身无汗症。 3.局部无汗症 见于先天性鱼鳞病;系统性硬皮病;麻风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4.血汗症 见于血友病及鼠疫。 四、药物引起的色汗症 当注射亚甲蓝可使汗液呈青色,服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苯吩嗓可使汗液呈红色。 五、由细菌与汗液中有机物质混合作用 如臭汗症多见于腋窝大汗腺部。 六、尿素汗症。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人流综合症 温虐 热射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