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治疗肌张力障碍
补充说明:中医治疗肌张力障碍
a******W 2014-12-03 11: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医治疗肌张力障碍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养生、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中药调理
通过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方剂,内服或外用中药贴敷,通常疗程为2-3个月。中药可调节机体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缓解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一般建议每周2-3次。针灸能够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有助于减轻肌张力障碍。
3.推拿按摩
由专业人员操作,在患者肢体或躯干上进行轻柔而有节奏地按压和揉捏动作,每次治疗时间约30-45分钟。推拿按摩能增加局部血流量、缓解肌肉僵硬,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发挥作用;对于缓解肌张力障碍有一定效果。
4.气功养生
指导患者练习一系列深呼吸和身体姿势调整的动作,每日定时定量进行训练。气功通过调节呼吸、精神集中和身心放松来改善体质,对某些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有益处。
5.运动疗法
包括各种针对性强且安全有效的锻炼活动,如太极拳、瑜伽等,需持之以恒。运动疗法有助于提高肌肉灵活性、增强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并可作为辅助手段用于改善肌张力障碍。
在使用任何传统医学方法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风险并确保安全性。此外,保持充足睡眠也有助于缓解肌张力障碍,促进身体健康。
2024-01-31 17:1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旧称扭转性痉挛)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综合征,其特征是扭转性的不自主动作,造成持续的,往往很怪异的姿势.症状通常开始出现在儿童时代,表现为行走时足部内翻并固定于跖屈位.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往往具有遗传性.主要的遗传型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部分外显率,在先验病人的家系中有些看来"未得病"的成员往往是本病顿挫型的病例.在若干家族中,致病基因看来是定位于染色体9q.本病的病理解剖基础不明.本病最为严重的形式表现出毫不容情的稳步进展加重的病程.症状十分严重的病例可能经常处于全身扭转形成的奇特的固定的姿势中.精神与思维功能通常保持正常.
2014-12-03 11:4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
①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足靴区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褥疮、窦道、肛门会阴部创面及其他难以愈合的创面。②切口愈合障碍的治疗,如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张力过大、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预防和减少手术疤痕。
西地碘含片
用于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证者,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