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去湿热药
补充说明:去湿热药
a******W 2014-12-03 13: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去湿热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四妙丸、二妙丸、三仁汤等中药方剂。由于湿热证属于中医范畴,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1.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等症。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胆实火。本品苦寒败胃,易伤阴动血,凡属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胀痛,妇女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2.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渴欲饮,发热,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方中以茵陈为主药,配合山栀、大黄,共奏利湿退黄之效。本品为处方药,需凭医师或其他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具的处方购买,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3.四妙丸
四妙丸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证所引起的痹病。方中黄柏苦寒坚阴,泄降相火,善治下焦湿热诸疾;苍术辛苦温,既能祛风湿,又能助脾运,且能发汗解表;薏苡仁甘淡渗利,健脾除湿;牛膝性善下行,活血通经,祛风湿而止痹痛。本品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4.二妙丸
二妙丸由苍术、黄柏组成,具有燥湿清热的作用,主治湿热下注证。方中山栀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解肝胆实火和下焦湿热。本品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5.三仁汤
三仁汤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邪郁化热,湿热并重之湿温初起。方中杏仁宣肺气以开郁,白蔻芳香化湿浊以醒脾,配厚朴、半夏行气燥湿,使湿邪从芳化之路而解。本品久煎可增强疗效,故需文火慢煎30~60分钟。
上述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经过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患者在应用去湿热药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如减少摄入生冷、油腻、甜腻的食物,如冰淇淋、炸鸡、蛋糕等,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发挥效果。
2024-02-03 22: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首先要确定你自己是否有湿热。你已经说了你有脾虚肾虚。那你回答下面问题,我帮你看下,是否有湿热,如果没湿热而吃湿热药,那是:舌苔如何 黄或白 薄或厚 腻味或淡燃大便如何 干燥或稀 沾拈或爽快小便呢,还短小黄仅凭舌苔白腻断定湿热而寒湿有畏寒症状更加确定了由于焦肝胆、脾胃气机利导致湿郁化火此火也属于虚火口苦肝胆湿郁化火表现口臭脾胃和表现用药要寒温并用才能切合病机辩证清要随便用药祛除湿热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调节比较健康,也比较合理。平时在餐桌上所加入一些去除湿热的食材,做个红豆甜汤、蒸个南瓜饭、煲个山药粥等等,蔬菜里面的苦瓜、豆芽、胡萝卜、冬瓜等,是祛除湿热的好选择。如果湿热较严重,需要吃药的话,首选当然是中药。我推荐众生清热祛湿颗粒,它由党参、茵陈、岗梅根、黄芪、苍术、野菊花、陈皮7味中药材提取而成,具有理气健脾、祛除湿热的功能,而且口感很好,还方便携带,用温水冲泡就可以。建议您最好去正规医院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发展
2014-12-03 13:2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主要与青春期后皮脂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继发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或炎性丘疹、结节、囊肿,严重时还形成脓肿,甚至破溃流脓。约85%的青少年长过痤疮,所以痤疮俗称“青春痘”,尽管痤疮多数在25岁前开始缓解,但它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晚发性痤疮又称“青春期后痤疮”,是指发生于25岁以后的痤疮,并不少见,约12%的女性青春期痤疮,和3%的男性会持续到40岁以上;也有25岁之前没有,之后开始长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