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剖腹产> 产后伤口护理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产后伤口护理可以采取伤口消毒、伤口换药、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伤口感染或愈合不佳,应尽快就医。
1.伤口消毒
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液轻柔清洁伤口周围区域,按医嘱频率执行。消毒液有助于杀死细菌,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2.伤口换药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根据需要更换敷料;遵循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操作。正确换药可防止继发性感染,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3.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光源设备调节至适宜温度后对准产妇会阴部进行远距离辐射治疗。非电离辐射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能力,并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发生软组织粘连。
4.微波治疗
将微波治疗仪放置于患者身体下方,启动仪器并设定好时间与功率参数,在医生监督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微波作用于人体时产生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相结合的作用机制,能有效缓解因分娩引起的肿胀与疼痛现象。
5.超声波治疗
利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设备对受损区域进行反复扫描处理,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整个疗程。超声波能够深入软组织内部发挥其物理特性如振动、空化作用来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并且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
产后伤口护理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源,保持干燥环境。若发现异常渗出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2-09 21:04

举报

医生回答(1)

司徒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剖腹产后九大护理方法 剖腹术后自我护理法   护理法一?要少用止痛药物   剖腹产术后麻醉药的作用逐渐消失,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对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会自行消失。   护理法二?术后应该多翻身   麻醉药物可抑制肠蠕动,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因此,产后宜多做翻身动作,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术后12小时,可泡一些番泻叶水喝,以帮助减轻腹胀。   护理法三?卧床宜取半卧位   剖腹产术后的产妇身体恢复较慢,不能与阴道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起床活动。因此,剖腹产者容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但如果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那么就会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护理法四?产后注意排尿   为了手术方便,通常在剖腹产术前要放置导尿管。术后24-48小时,麻醉药物的影响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复排尿功能,这时可以拔掉导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导尿管保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细菌感染的危险性。   护理法五?保持阴部及腹部切口清洁   术后2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全身的清洁宜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冲洗外阴1-2次,注意不要让脏水进入阴道;如果伤口发生红、肿、热、痛,不可自己随意挤压敷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伤口感染迁延不愈,使整个产假都"泡"在伤口处理上。

2014-12-09 15: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剖腹产 (剖宫产)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 注意事项: 1.术前监护胎心,消毒皮肤前再次确认胎心。 2.术前酌情作阴道检查,判定有无短时间内阴道分娩的可能。 3.术中取仰卧或侧卧30°-40°位,以防仰卧低血压综合...

  • 医院参考价:¥730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